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胡人猛将\\无名引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辈子

    李林甫以尚书右仆射的身份,认为如此一来打击面过大,影响官员太多,极有可能影响朝廷的执政稳定。

    这个理由也算是站得住脚,也在李非的预期之内。

    随即拿出了第二套方案,比第一套温和了许多,需要将原来考功司所负责的部分,改成了自查自报,举报贪渎行为也交给了当地的监察机关,如此一来,所有官员的压力一下小了许多,并且将很多权力交还给了李林甫,让他也有了一部分操作的空间。毕竟地方政务,还是由尚书省负责,李林甫兼任尚书省最高长官,他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

    如此一来,制诏顺利完成,交由玄宗看过之后,昭告天下。

    所有地方长官都知道,这张诏书是由那个通神的李非所制,即便心中再有不服,也对这个新上任的年轻宰相有种天然的畏惧。

    神明,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只是他愿不愿意对自己出手。

    诏令颁布以后,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各地官府的政风一下子清新了许多。原本慢慢蓄积的民怨消解掉不少。

    高力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玄宗,玄宗对这个消息非常满意。

    接着,李非制定了第二份诏令。

    所有的节度使下辖的屯田收益需要据实报给朝廷,由各地按察使负责监察,朝廷不收取屯田收益,所有自行招募的兵员必须造册上报兵部,校尉以下提拔的权力下放,校尉以上需按察使同意才可。

    这个并没有对节度使的权力进行限缩,而是增加了按察使的权力范围,相对也温和,主要还是由李非制定,各节度使也就没什么怨言,自觉地遵守了。

    这一点,他和李林甫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李林甫也想限制军权,所以对李非这个诏书直接通过,未改一字。

    开元二十六年三月,吐蕃突然发难,举兵对大唐边境开始进攻。

    消息传到朝中,玄宗下旨,让李林甫和李非做出决断。

    李林甫当初曾因听从李非建议,突审安禄山,引安禄山不满,但李林甫将责任推给了李非,说自己是出于无奈,李飞神明托梦,说安禄山不可留,安禄山便对李非怀恨在心。

    敌人的敌人便可以做朋友,此后,李林甫暗地又将安禄山官复原职,并私授金银拉拢,安禄山也觊觎李林甫的权势,便成为李林甫的坚定盟友。

    借此机会,李林甫向李非建议,将安禄山派往陇右节度使崔希逸帐下,助其破吐蕃。李非知道安禄山骁勇,李飞梦中也曾告诉过自己,安禄山此后依然战功赫赫,于是没有阻拦,接受了李林甫的建议。

    安禄山到达河西,接连几仗打的非常漂亮,凭借骁勇善战连破吐蕃数城,大破吐蕃。

    消息传回长安,玄宗大喜,授安禄山都督衔,兼任御史中丞。

    这个是李非不愿意看到的,直接上奏玄宗力阻。玄宗道:

    “历来军功卓着者,当论功行赏,若只是因为安禄山是胡人,必将引众多胡人不满,也会凉了很多边疆将士的心。”

    李非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便罢了。

    李林甫得信后,找到玄宗说道:

    “李非一直对胡人有偏见,此前就曾数次给我建言,杀掉安禄山,我没有同意,如今安禄山再立新功,说明神明之语,也并不是万无一失,为了大唐江山稳固,应小心李非再做出此等割裂之举。”

    玄宗觉得李林甫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李林甫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安禄山,安禄山心中对李非更加憎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辈子

    转眼已经入冬,接连三个多月,李非一次没有出现。

    但由他书写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停,自上任宰相以来,接连推出新政,压制了由玄宗带起来的奢靡之风。消解了很多民怨。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