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纷争渐起\\惊人真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辈子

    对于和胡人的战斗,安禄山得心应手,他本身就是胡人,知道胡人好逞凶斗狠,不擅长打消耗战,喜欢突袭战。

    经常是以千人队频繁奔袭骚扰,待敌方疲敝之后,万人集结大兵团快速出击。几乎都是一样的套路,所以安禄山一到前线,便立即将所有队伍化整为零,以每两千人为一队为规制,形成局部兵力优势,轮换应对吐蕃骚扰,其余的士兵则整体集结,按兵不动。

    很快吐蕃将领就发现,自己之前所用的突袭战术,处处受制,一直不能奏效,便开始直接用五千人以上的规模,利用速度的优势,强吞唐兵的两千人队。

    发现这个变化后,安禄山直接一次三队出击,前进时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多面合围,吐蕃再败。

    在多次损兵折将之后,吐蕃终于按捺不住,发动了总攻,却正中安禄山的下怀。将所有的士兵一分为二,一半正面对抗,另一半迂回包抄,一举大破吐蕃,吐蕃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消息传到长安,玄宗大喜,直接将安禄山擢升为河西节度副使,统兵过万。

    李非知道安禄山前线必有捷报回传,对玄宗提议暂缓提拔安禄山,却直接被玄宗拒绝了。李非也知道,如果强行阻拦,势必会引起玄宗的反感,便建议既然吐蕃已破,可将安禄山召回,制授御史大夫,让张守珪任兵部尚书一职。

    李非这样做一方面想通过这样削弱他的军权,另一方面,张守珪作为安禄山的义父,自己还能给张守珪说上话,而安禄山则对自己心存敌意,怕他阴逢阳违。

    玄宗考量过后,同意了。

    随即下旨,宣安禄山回长安任职。

    可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安禄山刚刚离开前线,吐蕃就纠集数万人,向之前被夺取的城池发动总攻,原本每夺取一个城池,便留守一千唐兵驻守,安禄山这一走,所有驻防皆被打乱,不过半个月,原本夺取的城池又全部被悉数夺回,守军损失数千人之多。

    无奈之下,玄宗再任剑南节度使太仆卿王昱取南路进攻,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杜希望取东路,再加上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也从东路进发,三路并进,围剿吐蕃大军。

    而安禄山刚到长安,便又被派往河西助阵。

    杜希望此人轻敌冒进,在夺下吐蕃河桥之后,单兵突进,陷入吐蕃包围。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吐蕃兵,一时间军心涣散,士气极为低落。

    为了营救杜希望所带兵团,安禄山带五千铁骑连夜奔袭,再加上杜希望麾下的玄宗义子左威卫郎将王忠嗣勇猛过人,硬是将吐蕃的包围圈撕开了一个口子,随后,三路大军汇合,直接将吐蕃赶到了安戎城。

    安戎城地势极为险要,城防坚固,此前曾经六十年久攻不下,剑南节度使王昱主动请缨,想用围困断粮的战术逼迫吐蕃就范,但吐蕃士兵拼死抵抗,坚持两个月之后,吐蕃救兵赶到,反将唐兵包围,王昱大败而归。

    吐蕃和大唐开始形成了对峙之势。

    李林甫借势上书玄宗,请求委以安禄山重任,担任剑南节度使,随后王昱因兵败被贬,安禄山走马上任,手下兵员已达数万之多。

    李非对这样的局面完全无从下手,论功行赏是历来的规矩,再想压制安禄山,已经不可能。

    ——————————————————————————————————

    下辈子

    自从和李非的时间差错纠正以后,李飞就开始注意着历史的变化。

    此间和李非商量了数次,但安禄山起势的势头太过迅猛,再加上有李林甫的暗中相助,李非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