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4章 丰收的年景;告密的魏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辈子

    和神明交谈之后,李非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根据王忠嗣在前方传回的军报,石城堡拿下之后,吐蕃大军也进入休整状态,但在另一侧,占据海城的三万吐蕃军听闻石城堡被唐军攻取,便没有坚持南下和主力汇合,直接弃城而去,自东绕过青海,逃到了吐蕃占据的洪济城。

    皇甫惟明虽然提前探知了吐蕃军的动向,但他担心吐蕃军声东击西,所以进驻海城之后没有再行追击,给了这三万吐蕃军一些喘息的时间。半个月后,这三万多吐蕃军队再次南下后西进,最终逃到了多玛城和吐蕃主力汇合。

    因为皇甫惟明的这个举动,王忠嗣对皇甫惟明颇为不满,认为他没有乘胜追击,致使吐蕃残余力量再次汇合,所以,王忠嗣一封奏章发到长安,列举了皇甫惟明的种种失误,请求免去他的军职。

    太子亦和皇甫惟明交好,看到奏章后一时拿不定主意,思虑再三,还是同意了王忠嗣的请求,皇甫惟明原本的职权由郭子仪代领。而皇甫惟明返京后,被太子以此前征伐吐蕃有功,将他安排在了卫尉寺,担任卫尉寺卿。

    此后,又有吐谷浑小王和吐蕃暗中勾连,试图两面夹击夺回石城堡,但被郭子仪逐个击破,灭了吐谷浑残部,吐蕃这才偃旗息鼓,不再主动出击。两军开始了对峙之势。

    李非看太子对边疆战事心思颇重,便告知太子,说三个月后吐蕃将对大唐称臣,此后不必再去理会,太子虽然将信将疑,但右相名声在外,所以也就听从了李飞的建议。

    天宝六载(公元745年)春夏交接之际,吐蕃果然派降使来朝,表臣服之心,并献上珍宝无数,牛羊万匹。玄宗听闻后大喜过望,以太子监国有功,赏帛万匹,金千两。此时太子妃已经诞下一子,极受玄宗喜爱,玄宗一并赐名为‘豫’,封广平王。自此,太子监国的位置算是彻底稳固。由此,太子李亨对李非也格外的另眼相看。

    但此时李非却发现,原本已经有些活跃的韦坚,在太子监国之后,反而再次恢复了常态,惜字如金。

    其实韦坚本不该如此,因为李亨的太子妃韦氏正是韦坚的妹妹,有这样的关系在,韦坚本应该更加放开手脚才对,但韦坚却偏偏越发的谨言慎行。

    李非怀疑是韦坚背后的神明告诉过他什么,但这一切也不得而知,只能等自己的神明解惑。

    很快,夏收季节来临,各方奏报全国一片形势大好,全是丰产的消息。各地府库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机,大部分已经开始有了盈余。长安也在沉寂了多年以后,再次出现大片的胡人商队,甚至有些更远地方的商人也借着丝绸之路来到了长安。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出现在街头,国库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对于各方政事的拨付也不再捉襟见肘。

    朝廷内外也出现了难得的一片祥和。

    但同时,压抑了几个月的玄宗也被各方的喜报再次冲昏了头脑,准备对华清宫进行扩建,面积比原有再扩大一倍有余,预算耗费达到了千万贯之巨。

    玄宗的要求,太子根本不敢拒绝,便在政事堂提议商讨,杨国忠的态度自不必说,韦坚依然如故,可为可不为,一切交由左右相去定夺。唯独李非持反对意见,他的原因很简单:

    那些原本的流民生活刚刚安定,各类大小商铺经营也只是初见成效,这个时候耗费巨资扩建华清宫,会使得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国力再次受损。各类民生所需的公帑数目巨大,若是这个时候挪用国库资金,必然导致这种刚刚上升的势头受到严重阻碍。所以,李非建议上书暂缓。

    玄宗这个时候正在兴头上,太子根本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