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12章 为社员同志们读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湾与姓蔡的绝缘。但是,蔡家湾的沙性土壤种蔬菜却不错,很多人怀疑,此蔡家湾怕是“菜家湾”吧,但是,此时没有哪个社员,后来没有哪个村民提议改成“菜家湾”这个地名。

    明显,蔡家湾的人不愿意成为“菜”。

    虽然在隔壁院子开会,但路程也不远,杨家所在与林家院子,都是紧靠老马山脚修建的民居群落,双方相距不过几块地的距离。

    生产队里开大会,虽然杨夏不会去掺乎这个热闹,但其他家庭的孩子却喜欢人多笑闹之处,所以,当杨夏赶到时,公棚附近黑压压一片,蔡家湾的人从来没有如此齐过。四个颇有身份的人,与林贵仁一起坐在显眼之处,凭目光就可掌控全场。

    因为有陌生人或者大领导,现场鸦雀无声。

    看到杨夏施施然地走来,林贵仁大声叫道:“哎呀,哎呀,我们蔡家湾的大秀才终于来了,快过来,在林叔身边坐下,今天,林叔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请你给我们读报纸,传达党/中/央/华/主/席/的声音!”

    “林叔……”杨夏依言走过去。

    “这是大队的郭主任、杨主任,这是县上驻公社社教队的李主任、张主任。这小子,是我们蔡家湾刚刚考取赤泉高中的杨夏,秀才啊……”林贵仁介绍道。

    “各位领导好!”杨夏站着向四人敬了一个抬手礼,没办法,在这些掌握着社员生死的人前,必须装萌啊。

    “小伙子不错,那我们就开始吧。”那啥李主任摆了摆手说道。

    感觉上,这个李主任对林贵仁玩的这一套并不感兴趣,一个乡巴佬,真是没见识,一个高中生都能称之为秀才,那咱这些社教队成员呢,岂不是举人、进士了?所以,他摆手的动作幅度显得颇大。

    可是,林贵仁也只有忍了。因为社教队的人来了就说,要与广大社员们一起读报,听听来自上京的党中央的声音。

    如果没有这些人,蔡家湾读报的权利一直被一个人掌握着,那就是林贵仁,尊敬的林队长在五十年代也是读完了小学的,读个报纸正是他的权利与地位地反映,其他人,想读报纸都不行,没那资格。

    可是,社教队来了,林贵仁就不敢托大了,因为他读报,每次都会念一些错别字,如果全部是蔡家湾的人在,他一点也不怕,可这上级来人,他就不愿意出那个洋相了。

    而且,林贵仁有个感觉,这篇文章迟早都要学要读,他一直在等上级的命令,与以前读过的报纸相比,这篇文章有几个地方他都容易出错,譬如,他读那个“考鸡吃”,就被他读初中的儿子纠正了几次“爹,那不是考鸡吃,那是考茨基!”

    管他是“考鸡吃”还是“考吃鸡”,反正林大队长觉得除了这个以外,有些外国人的名字实在让人搞不懂,譬如那个“摩尔根”,不就是“摸你根”吗?可是,一个老外凭什么要摸我根呢,这那啥……这些老外难道真的是不堪教化,永远都是蛮夷之人?

    读的报纸是《南蜀日报》转发的《官声日报》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惟一标准》一文,前世成为省报记者后,杨夏去翻阅旧报纸,无意中曾翻到这一篇,也曾认真的拜读过。

    而直到后世相当长的时间,有些东西解密之后,杨夏才知道这篇文章诞生的复杂性。此时,能够相当于在第一时间领读这篇文章,杨夏内心里还是颇为自豪的。

    读报纸,不需要多高深的文化,但也颇为讲究,即声音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声音的高低最好介于发言与讲话之间,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长短断句要找准位置,如果这样,一篇报纸文章就能较准确地读完。

    杨夏拿到报纸时,就明白了,这篇文章不要说林贵仁,就是这些所谓的社教队主任们,也不一定会读,盖因文章中的括号太多,括号以及括号内的内容,是否读出声来,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果是内容之补充,是必然要读出来的;如果只是“备注”,就不需要读出来,譬如“(《毛选》第五卷209页)”字样,就不需要读出来。

    一个稍显稚嫩的童声,开始回荡在一九七八年的时空下——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

    [ps:每天两更早早,看到作者如此勤勉,是否该来张推荐票哦?]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