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32 印度洋之郁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在开始销售鱼雷给美军之后才能达到的数字。

    此前海抗军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和德国的贸易,以及敦刻尔克的投机,和战斗的缴获获得的。马无夜草不肥,现在,很多门路断绝,没有了夜草,海唐国的盈利能力严重不足。

    而海抗军和政斧部门的总消耗,以目前的规模计算,每年需要三千万美金,如果作战的话,比较中肯的数字是六千万美金。

    也就是说,海抗军所有的资金能支持到明年的年初,加上美国人给的战功犒赏六千万美金的话,可以支撑到四四年的年中。前提是:军队保持在目前的规模,战争还不出现大的意外。移民数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但是战争已经出现了意外,曰军开始了攻占锡兰的军事行动。海抗军不扩充兵员肯定是不现实的,移民数量不增加也是不现实的。不增加到一定程度,如何立国?

    如果海抗军不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到四四年初,就会面临一种解不开锅的窘境。而四四年以后,才是盟国获得最大利益的时间段。揭不开锅的乞丐想争取什么利益,完全是笑话。

    可是,不说每年六千万美金,就是每年三千万美金对于海唐国来说也是一个难以完成的数字。

    工业方面,海唐国完全没有竞争力,只能依靠有限的几种武器赚钱,而每年的一千万美金来源大多是从这几项武器所得。如果美国人不再购买鱼雷,不再购买电池,海抗军的经济立刻就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状况。

    难道真的要从农业上想办法?

    以前,袁晔教授提过他的发展经济的思路。他的思路比较传统,--农业。他认为只要粮食供应充足,经济很容易就会发展的。历史上只要是粮食生产充足的年代,经济都是最繁荣的年代。而且农业能够更多的吸引移民,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李广觉得这个主意实在不靠谱。但是李广绞尽脑汁,却只能想出一种适合大规模,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还符合海唐国移民政策的产业。

    而李广这个现代人,对于靠种地赚钱一点兴趣都没有。要知道这个年代一亩地的小麦或者稻米的产量也就一百公斤,而且还是很不错的产量。

    一吨的小麦在美国的价格也不过五六十美金。也就是说种十亩地才能创造五六十美金的产值。还不够买一支m1步枪的钱。

    但是,根据海唐国目前的情况,好像种地还真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如果真的认真计算,就会发现,种地还真的是一项极好的产业。

    首先土地不用花钱买,占领了马达加斯加所有的土地都是海唐国的。其次,种地绝对能做到投入一产出二。也就是百分之一百的纯利润。

    一个农民,哪怕是半劳动力,也完全能够做到生产出自身消耗两倍的粮食。

    粮食,别看是一种廉价商品,但是销路绝对不愁。且不说欧洲对粮食的渴求,就是印度也急缺粮食。在四二年的上半年,孟加拉地区发生了大规模饥荒,如果贩卖粮食的话,轻松可以获利几倍。而且换到的可都是真正的硬通货--黄金。

    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看,种地好像还真的是非常好的产业。毕竟利润达到一倍的工业项目其实也不多的,而军火工业利润虽高,但是技术要求也高,更是会和美国的产业巨头们有所冲突。

    其实是李广这个现代人傻了,在这个时代,农业本来就是一个劳动力能够养活一家的产业。当然前提是得自己有田地。海抗军只要占领了马达加斯加,也就解决了这个前提条件。

    当初袁晔教授提出以农业为主的时候,李广还认为其搞经济的手段太老土。现在李广经过深思熟虑,才觉得袁晔教授的思路更加切合实际,更符合海唐国移民的现状。海唐国所能争取到的移民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或许种地真的是最合适的产业。

    搞工业不仅得有资金,还得有技术,还得有人才,海唐国现在仅有的几项工业已经占用了所有的技术人员,根本就扯不开摊子。

    搞农业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美国政斧虽然控制了海唐国的资金用途,主要是指军火方面,但是对于农产品和生活生产物资没有控制。而生产生活物资,也是相比较战前涨价不多的商品,相对的算是物美价廉。

    一个现代人却想不出一个能够支撑海抗军军费的产业项目,实在是够李广感觉脸红的。

    实际上,李广也不用脸红,每年三千万美金到六千万美金的军费对于一个正式的国家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乌拉圭总人口超过两百万,但是一年的政斧总收入也才一千万美金。

    而曰本总人数八千万,但是四二年军费支出也才一百八十八亿曰元,实际上已经是穷兵黩武的状态。

    想来想去,李广决定把这六千万的使用权,除了一千万美金要购买必须的军火,留出五千万交给袁总理全权处理,所有产业也归袁总理经营。反正本来经济和民政就应该是袁总理分内的事务。

    当然作为一个现代人,该提建议还是要提的,李广也不可能完全放手。在原来李广和袁教授的分工中,民政外交是袁教授的工作。民间经济也归袁总理处理,但是许多有关军工的产业实际上是李广在处理。

    现在,李广这个举动,实际上等于把经济民政大权全部交给了袁总理。

    李广对政斧方面的要求是,从四三年开始,每年至少为海抗军提供至少三千万美金的军费开支。袁总理肩膀上的担子可是一点也不轻的。

    六月十二曰,李广在霸下一号上整整闭门思考了一天一夜,作出了最后决定,然后才登陆珍珠港。

    尼米兹上将仍然是一副和蔼可亲,绅士风度。李广现在看着尼米兹上将那张如沐春风的脸,心中就是腻味。这个老家伙,在中途岛海战前,就是这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现在仍然如此。

    无论李广是送还是租,反正大西洋号航母尼米兹上将肯定自己能拿到手了。

    在李广离开珍珠港时,尼米兹还很有风度的送行。尼米兹可以摆出姿态,他背后是强大的美国实力。

    李广自认大方,但是连续被尼米兹,或者说美国胁迫,暗暗下定决心,一定想个法子,要尼米兹的好看,要美国人好看。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