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5集 體經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堤,防预太湖水患,够不够高,没有具体水文资料,我们还没把握。留三米的辅助基就是要种树,沿小龙溪植柳,以树固堤,还得加固路基。王支书,光是这些就够你们忙乎一二年了。”

    王建民听得也吃力。王建民明白林木森是在回避一些犯忌话。咀嚼了-阵,他明白了林木森为什么一再地强调新路加固;林木森对怎样“北进”,向苇荡要粮的意见,显然认为是贪多嚼不烂之举。的确,前两年,向苇荡要粮,粮是要到了,可三五十亩地比种一百亩田还累,芦苇就象黄茅草,根钻到哪里就发在哪里,本来肥料就不足,养芦苇可养不起。通过“东环线主干道”工程,王建民很欣赏林木森,这人头脑聪明;总有一些与众不同,却又切合实际的想法。王建民干脆把话挑明:

    “林主任,建华两口子夸你聪明能干,正直仁义;在‘东环线主干道’的设计上,你比我们都得远,想得周到;我们服了,也信了。现在我们要开展生产,我的要求并不高,让社员们能吃饱;社员们辛苦了一年,我们多多少少要让他们作身新衣裳吧?”

    林木森说:“你们可是躺在钞票上;王支书,‘太湖百合’是龙溪的‘招牌’。”

    王建民说:“别提‘太湖百合’,我正犯愁。公社三令五申,今年要增加粮食面积,对土特产都要‘限产种植’,我总不可能让社员把地里的百合挖起来吧!”

    林木森说:“‘限产种植’……物以稀为贵;价高哟!增加粮食面积,对别人难,对太湖大队很简单……王支书,‘东环线主干道’围出了多少地,好收歹收也是地,你说是不是?别盯着别人的蚕茧,太湖可守着-片‘黄金地’。王支书,两条排渠可是两条‘水路’;你们不利用,别人会眼热哟!多好的一片芦荡,建华需要芦蓆哟!”

    王建民说:“林主任,芦蓆这事建华和我说过;我们大队也研究过,议了几次,想作不敢‘放’!太湖缺少劳力,稍微松松口,社员们就躲在家里编芦蓆不出工。说实话,当初大队收回芦荡也是无奈之策。”

    林木森说:“大队收回芦荡是对的!王支书,收回了当然不能放,不能助长‘资本主义’!王支书,党的分配政策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国家的好说,公粮余粮,蚕茧黄麻都有指标。集体的单靠公积金和公益金,要办件事,得三五年,大家还有许多意见。钱北大队收回了芦荡漾,办了养鸡场,收入不太高,但大队里有了钱,把钱用于公益事业,解决了一些过去议而不决的事,社员都拍手叫好。太湖有这么好的自然资源,就办个大队芦蓆场,壮大集体经济。编芦蓆的技术并不难,手脚快的人-天加点晚班,可编七八张;一张芦蓆的利润一角多,一天的利润抵得二三天的工,谁愿意出工?王支书,不都说‘知青’光舀工分做不得活吗?让他们干;调动了‘知青’积极性,还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王支书,你这样也为龙溪的‘知青工作’创了一条新路!还有,城里的街道‘刺绣厂’,接到‘大单’忙不赢时,就让‘绣娘’们回去加班,按件付加班费。大队芦蓆场忙不赢,也可让社员‘加班’一部分。王支书,你说是不是?”

    王建民笑了,说:“好主意。我兄弟还真交了一个好兄弟!”

    林木森说:“王大哥,兄弟的兄弟不就是你的兄弟。”

    王建民说:“就是。行,兄弟,家去。让你嫂子给你作条‘芦笋鱼’吃。”

    林木森说:“无功不受禄。王大哥,我还要去兆丰大队。下次一定登门拜访!”

    林木森前脚走,王建民马上就召开了大队干部会;经他一启发,大队委们思想顿时“活络”了。决定壮大集体经济,办大队芦蓆场。

    办个芦蓆场的投入不大,三四副碾子,十几把破芦刀而己。太湖大队十六个“知青”,加上每个生产队一个“师傅”,一人供料二人编。“知青”手脚慢些,一天算七张,除了供料还有八人,五十六张一天,师傅九张,-天就是-百一十。三百天,三万三千张;一张芦蓆算的利润按一角五计算,四千九百五十元。和钱北收购站订五万张芦席,芦蓆场干不完的分到各生产队“加班”。

    完成公社的粮食种植面积也简单,公社要的是计划;太湖大队不是“圈”进七十三亩八分多地吗?二条引水渠一开,由大队组织,露出的高地种上三五十亩红薯。收获怎样?放在一边,顶多费些薯种,但换回了猪饲料;低洼处种芋头、种茨菇、红薯地里点黄豆,这些肯定是有收获的。关键是各生产队有了可“协调”的土地……-<  >-记住哦!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